全球再掀礦業投資熱浪 中國成焦點
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蒙古、緬甸……2006中國國際礦業大會吸引了眾多礦業大國要員和企業巨頭,折射出全球礦業投資新一輪熱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在開幕式上致辭時表示,進入新世紀以來,經濟全球化趨勢深入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世界經濟趨于回升,對資源的需求擴大,全球礦產資源勘查開發進入了一個新的增長期。
中國礦業投資一路高歌
中國毫無疑問成了主角。除去各參會礦業巨頭們表現出的對華礦業投資的熱情和合作外,中國本身礦業投資的快速增長,更是談論的焦點之一。
“僅過去五年,礦業總產值就翻了一番,達到1.5萬億元;礦業投資增長4倍多,礦產品進出口貿易增長近2倍。礦業經濟已成為中國經濟蓬勃發展的一個重要動力。”曾培炎說。
“近幾年中國礦產品供需兩旺,成為世界資源大國、資源生產消費貿易大國。”據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汪民介紹,今年1至9月,全國采礦業投資2567.53億元,同比增長33.4%;石油、金屬、非金屬礦產加工冶煉壓延業投資4098.66億元,同比增長14%。國內礦業公司之間的并購、重組、合作,以及企業與地勘單位合資合作明顯增加。
世界銀行石油、天然氣、礦業和化學工業部門總裁卡爾達尼表示,礦業在中國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相當程度上為中國的經濟增長,基礎設施建設和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能源。從經濟數字上看,中國礦業的生產規模,增長速度,開發利用的礦產種類都十分驚人。
全球礦業投資熱浪襲來
“中國礦業熱”僅僅是全球礦業投資熱的一個縮影,其背后是全球對于礦業投資的再次升溫。
“從今年3月在國外的一次礦業大會情況來看,無論是礦業融資市場,還是勘探技術等,國際市場較中國礦業市場都更為‘火爆’。”國土資源部規劃司副司長鞠建華和記者聊天時表示,自本世紀初,受石油、煤炭、鐵礦等能源礦業品價格不斷上漲的影響,目前國際市場大大表現出礦業投資熱。
“中國正處于工業化發展關鍵時期,對礦產資源的需求量大,由此帶動全國礦業投資快速增長在情理之中。”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一位專家向記者表示,而全球礦業投資熱的動因則相對復雜得多。
對此,國家發改委工業司副司長熊必琳認為,礦業品在國際期貨市場中的高價是其中動因之一,而恰恰是價格的高位震蕩讓人擔憂。
他向上海證券報表示,今年以來,國際市場銅、鋁等主要有色金屬價格一直處于高位震蕩狀態,并呈現了持續上漲的態勢,不利于世界礦業的長遠發展,主要資源國家、資源生產和消費企業,以及廣大的貿易商,應加強合作,共同努力,抑制當前這種不正常的價格波動。
中外合作仍有不少障礙
據汪民介紹,伴隨全球礦業發展,中國對外合作步伐加快,外商來華礦業投資踴躍。其中,云南、內蒙古、新疆、四川、甘肅、青海等省區外商投資勘查十分活躍。
然而,“中國企業走出去投資礦業,并不一帆風順,有的遇到猜忌、有的遇到阻礙,有的甚至受到反對。”商務部對外經濟合作司趙闖直言,后者很不正常并難于理解。
趙闖表示,從市場角度講,遇到競爭是正常的,遇到猜忌也是可以理解的。只要加強交流,是可以消除的。但是,遇到阻礙甚至反對是不正常的,也讓人難于理解。這里面往往有非市場因素在起作用。
對此,熊必琳也表示,一些國家對發展中國家參與其資源開發還比較擔心,采取了各種各樣的限制,在開發資質條件、企業設立、股權轉讓等方面制定了一些過于苛刻的條件,有的國家對來自中國企業的投資,無論規模大小都進行嚴格的審查,甚至以影響國家經濟安全為名予以反對。
對此,“我們尊重各國政府根據本國國情制定的政策。但是,各國之間應加強交流,增加互信,消除誤解。”熊必琳說。
[此信息未經證實,僅供參考]
中國礦業投資一路高歌
中國毫無疑問成了主角。除去各參會礦業巨頭們表現出的對華礦業投資的熱情和合作外,中國本身礦業投資的快速增長,更是談論的焦點之一。
“僅過去五年,礦業總產值就翻了一番,達到1.5萬億元;礦業投資增長4倍多,礦產品進出口貿易增長近2倍。礦業經濟已成為中國經濟蓬勃發展的一個重要動力。”曾培炎說。
“近幾年中國礦產品供需兩旺,成為世界資源大國、資源生產消費貿易大國。”據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汪民介紹,今年1至9月,全國采礦業投資2567.53億元,同比增長33.4%;石油、金屬、非金屬礦產加工冶煉壓延業投資4098.66億元,同比增長14%。國內礦業公司之間的并購、重組、合作,以及企業與地勘單位合資合作明顯增加。
世界銀行石油、天然氣、礦業和化學工業部門總裁卡爾達尼表示,礦業在中國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相當程度上為中國的經濟增長,基礎設施建設和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能源。從經濟數字上看,中國礦業的生產規模,增長速度,開發利用的礦產種類都十分驚人。
全球礦業投資熱浪襲來
“中國礦業熱”僅僅是全球礦業投資熱的一個縮影,其背后是全球對于礦業投資的再次升溫。
“從今年3月在國外的一次礦業大會情況來看,無論是礦業融資市場,還是勘探技術等,國際市場較中國礦業市場都更為‘火爆’。”國土資源部規劃司副司長鞠建華和記者聊天時表示,自本世紀初,受石油、煤炭、鐵礦等能源礦業品價格不斷上漲的影響,目前國際市場大大表現出礦業投資熱。
“中國正處于工業化發展關鍵時期,對礦產資源的需求量大,由此帶動全國礦業投資快速增長在情理之中。”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一位專家向記者表示,而全球礦業投資熱的動因則相對復雜得多。
對此,國家發改委工業司副司長熊必琳認為,礦業品在國際期貨市場中的高價是其中動因之一,而恰恰是價格的高位震蕩讓人擔憂。
他向上海證券報表示,今年以來,國際市場銅、鋁等主要有色金屬價格一直處于高位震蕩狀態,并呈現了持續上漲的態勢,不利于世界礦業的長遠發展,主要資源國家、資源生產和消費企業,以及廣大的貿易商,應加強合作,共同努力,抑制當前這種不正常的價格波動。
中外合作仍有不少障礙
據汪民介紹,伴隨全球礦業發展,中國對外合作步伐加快,外商來華礦業投資踴躍。其中,云南、內蒙古、新疆、四川、甘肅、青海等省區外商投資勘查十分活躍。
然而,“中國企業走出去投資礦業,并不一帆風順,有的遇到猜忌、有的遇到阻礙,有的甚至受到反對。”商務部對外經濟合作司趙闖直言,后者很不正常并難于理解。
趙闖表示,從市場角度講,遇到競爭是正常的,遇到猜忌也是可以理解的。只要加強交流,是可以消除的。但是,遇到阻礙甚至反對是不正常的,也讓人難于理解。這里面往往有非市場因素在起作用。
對此,熊必琳也表示,一些國家對發展中國家參與其資源開發還比較擔心,采取了各種各樣的限制,在開發資質條件、企業設立、股權轉讓等方面制定了一些過于苛刻的條件,有的國家對來自中國企業的投資,無論規模大小都進行嚴格的審查,甚至以影響國家經濟安全為名予以反對。
對此,“我們尊重各國政府根據本國國情制定的政策。但是,各國之間應加強交流,增加互信,消除誤解。”熊必琳說。
[此信息未經證實,僅供參考]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