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在電網調度自動化技術領域取得標志性成果
由清華大學電機系張伯明教授領導的課題組,歷時近二十年完成的重大科技成果“三維協調的新一代電網能量管理系統關鍵技術及示范工程”,通過了由教育部委托清華大學主持召開的科技成果鑒定會。專家認為此項成果在整體上處于國際領先水平,項目的完成是電網調度自動化技術領域的重大標志性成果,對大電網的安全、經濟和優質運行意義重大,具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
鑒定委員會由浙江大學原校長韓禎祥院士,電力科學院總工周孝信院士、華北電力大學楊奇遜院士和天津大學余貽鑫院士等9人組成。
該項成果由清華大學與江蘇省電力公司、江西電力調度中心、河南電力調度通信中心、華北電網有限公司電力調度通信中心、華中電網有限公司電力調度通信中心等十多個省級電網公司通力合作共同完成。
當今社會電力需求急劇增長,大區電網的互聯,大容量、超高壓的電力設備和新型電力元件通過超大規模電網連接在一起,形成了超級電網。由于電網互聯,電網上的電力元件通過電網的連接相互制約,相互影響,其表現異常復雜。 另一方面,電網的運行調度在管理體制上是分層、分區、分別獨立進行的,電力市場的出現對電網運行又提出了許多非技術性要求。如此,技術層面、管理層面、市場層面的問題交織在一起,使得主要依賴人工控制的傳統能量管理系統(EMS)很難駕馭現代電網的安全運行,具有新的理念、新的分析和控制技術的新型EMS遂成為國際研究的熱點。
三維協調的新一代電網能量管理系統(New Generation of EMS,N-EMS)實現了考慮空間、時間和控制目標等三個維度的關聯和協調,實現了電網在線全局、實時閉環、綜合預警和決策;突破傳統EMS需要人工請求才分析的運行模式,采用自動、跟蹤、遞歸、智能預警的運行模式;突破傳統EMS側重當前和歷史數據斷面,采用跟蹤電網變化過程和發展趨勢,遵循瞻前顧后原則的預測、預警、預防的分析決策機制,極大地適應了當今社會超級電網運行控制的需要。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成果:
通過本項目的示范工程的應用,取得的直接經濟效益已經超過2.5億元。如:2004年7月,實時全局電網模型重建技術率先在廣東省電網(全國最大省網)完成了示范工程,目前已在吉林省電網完成了推廣應用,并即將在華東區域電網、上海市電網等推廣應用;2005 年12 月,電網綜合安全預警技術率先在江西省電網完成了示范工程,目前已在河南省網、深圳市電網、金華市電網推廣應用,部分成果在華北區域電網、江蘇省網等推廣應用;2003 年11 月,基于軟分區的三級電壓優化控制技術率先在江蘇省電網(國網公司下屬最大省網)完成了示范工程,目前已在1個國家級電網:中國南方電網,1個區域電網:華北電網,5 個省級電網:河北、山西、江西、廣東、貴州,還有長春、九江等近10 個大中型地區級電網推廣應用;2003年7月,協調有功優化控制技術率先在河南省電網完成了示范工程,在四川省網推廣應用;聯合反事故演習系統則在華中區域電網、以及河北、山西和吉林等省級電網推廣應用。
在研發過程中,項目組充分發揮在電力系統分析和控制領域的理論研究和技術創新的優勢,結合近70項EMS/DTS的工程應用經驗,近30個研究生、4 個博士后、20 多個不同專業的現場工程師共同聯合開發完成。該項目受理國家發明專利11 項,已授權1 項;發表相關論文117 篇,其中SCI 收錄論文4篇,EI 收錄論文70 篇;已畢業博士論文10 篇,碩士論文16 篇。
鑒定委員會由浙江大學原校長韓禎祥院士,電力科學院總工周孝信院士、華北電力大學楊奇遜院士和天津大學余貽鑫院士等9人組成。
該項成果由清華大學與江蘇省電力公司、江西電力調度中心、河南電力調度通信中心、華北電網有限公司電力調度通信中心、華中電網有限公司電力調度通信中心等十多個省級電網公司通力合作共同完成。
當今社會電力需求急劇增長,大區電網的互聯,大容量、超高壓的電力設備和新型電力元件通過超大規模電網連接在一起,形成了超級電網。由于電網互聯,電網上的電力元件通過電網的連接相互制約,相互影響,其表現異常復雜。 另一方面,電網的運行調度在管理體制上是分層、分區、分別獨立進行的,電力市場的出現對電網運行又提出了許多非技術性要求。如此,技術層面、管理層面、市場層面的問題交織在一起,使得主要依賴人工控制的傳統能量管理系統(EMS)很難駕馭現代電網的安全運行,具有新的理念、新的分析和控制技術的新型EMS遂成為國際研究的熱點。
三維協調的新一代電網能量管理系統(New Generation of EMS,N-EMS)實現了考慮空間、時間和控制目標等三個維度的關聯和協調,實現了電網在線全局、實時閉環、綜合預警和決策;突破傳統EMS需要人工請求才分析的運行模式,采用自動、跟蹤、遞歸、智能預警的運行模式;突破傳統EMS側重當前和歷史數據斷面,采用跟蹤電網變化過程和發展趨勢,遵循瞻前顧后原則的預測、預警、預防的分析決策機制,極大地適應了當今社會超級電網運行控制的需要。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成果:
通過本項目的示范工程的應用,取得的直接經濟效益已經超過2.5億元。如:2004年7月,實時全局電網模型重建技術率先在廣東省電網(全國最大省網)完成了示范工程,目前已在吉林省電網完成了推廣應用,并即將在華東區域電網、上海市電網等推廣應用;2005 年12 月,電網綜合安全預警技術率先在江西省電網完成了示范工程,目前已在河南省網、深圳市電網、金華市電網推廣應用,部分成果在華北區域電網、江蘇省網等推廣應用;2003 年11 月,基于軟分區的三級電壓優化控制技術率先在江蘇省電網(國網公司下屬最大省網)完成了示范工程,目前已在1個國家級電網:中國南方電網,1個區域電網:華北電網,5 個省級電網:河北、山西、江西、廣東、貴州,還有長春、九江等近10 個大中型地區級電網推廣應用;2003年7月,協調有功優化控制技術率先在河南省電網完成了示范工程,在四川省網推廣應用;聯合反事故演習系統則在華中區域電網、以及河北、山西和吉林等省級電網推廣應用。
在研發過程中,項目組充分發揮在電力系統分析和控制領域的理論研究和技術創新的優勢,結合近70項EMS/DTS的工程應用經驗,近30個研究生、4 個博士后、20 多個不同專業的現場工程師共同聯合開發完成。該項目受理國家發明專利11 項,已授權1 項;發表相關論文117 篇,其中SCI 收錄論文4篇,EI 收錄論文70 篇;已畢業博士論文10 篇,碩士論文16 篇。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上一篇:吉林梅河口海山紙業節能減排效果好
下一篇:齒輪行業測試儀器和設備亟待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