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綠色建筑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手段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九三學社中央主席韓啟德14日在北京說,目前建筑能耗占我國能耗總量的28%,這一比重未來20年內有可能達到35%。因此,發展綠色建筑產業對于我國應對氣候變化、推動低碳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韓啟德在“低碳經濟與綠色建筑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說,氣候變化已成為全球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最嚴峻挑戰之一。我國要堅持“共同而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中國特色的低碳發展道路。
在談到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發展低碳經濟所面臨的困難時,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說,建筑業、城市交通運輸和城市化推進將是我國“剛性碳排放”的三大重點領域。他說,目前,我國城市的能耗占全國能耗總量的85%。在今后10年到20年內,我國每年將有1500萬人進城,這將給城市人居環境和生態系統帶來巨大壓力。因此,必須改善城市發展模式,在發展綠色建筑、綠色交通、綠色社區、綠色產業和水循環利用上多下工夫。他建議我國城市建筑設計中應盡量選擇分體式空調系統,改善集中供暖模式,并在城市交通體系中鼓勵自行車和公共交通的利用,以減少碳排放。科技部副部長劉燕華在論壇上表示,我國要努力通過科技進步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同時還需要在觀念、機制、生產、生活方式方面進行變革創新。此次論壇由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和遼寧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