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交通步入立體化時代 城市格局之變輪廓初定
11月23日,鄭州市政府組織召開了《鄭州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2008~2012)》(以下簡稱《規劃》)評審會。在會議上,鄭州市領導悉數出席,河南省域各相關職能部門也派專人參加,由13名全國知名交通、規劃、管理專家組成了評審會。經過與會人員專項反復討論、研究,規劃最終評審過關。如此大規模的評審陣容,足以昭示道路交通在城市發展中的關鍵性作用。
“《規劃》將成為鄭州交通工程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它不僅凝聚著眾人的心血,也將改寫一個城市的命運。”鄭州市規劃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立體化”交通時代來臨
按照《規劃》,鄭州將用5~10年時間,從原有的單中心結構向“兩軸一帶,七片多中心”發展,調整現有的單中心環加放射狀道路網布局,并向城鎮密集區的東西兩翼延伸,南北向干道以中心城區各中心為放射點向南北放射,最終形成棋盤式路網布局,促進城市空間發展。
“鄭州市之前的交通只是一張平面交通網絡,容易擁阻,隨著城市道路網絡的日趨完善,快速公交路線的鋪蓋,鐵路、城際線路的優化設計,特別是自今年剛剛開工投建的軌道交通1號線為代表的軌道交通建設將徹底改變鄭州交通的面貌,立體化的交通已現雛形,將形成‘環形+放射’的快速路網系統。”作為《規劃》設計方的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對鄭州“立體化”交通進行如此描述。
“城市交通體系建設要實現組團式發展,通過現有資源要素的整合、科學的布局,以較少資源占用,完善交通功能,給居民提供較高的生活條件。”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彭國雄說。
“借”路連城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規劃》,鄭州都市交通圈已不再局限于鄭州本地,鞏義、新鄭、新密、登封四城也將融入鄭州城市化交通布局中。
規劃對具體的區域進行了定位:項目重點規劃范圍是在中心城區,規劃協調范圍是城鎮密集區,也就是除了中心城區以外含中牟組團、上街滎陽組團和航空港組團,形成“一心、四城、兩軸、一帶”的城域城鎮空間結構。
當然,連城愿望的實現,還需有完善的交通網絡進行依托支持。對此,鄭州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提出了城際軌道項目的規劃安排:發展鄭州-焦作這條線,沿著現有的京廣線往北來做;第二條線是鄭開城市軌道線,即向東延伸;另外一條線是根據西樞紐建設做鄭州-機場的線路;而與登封、洛陽的連接也將有一個規劃的線路。
城市新格局現身
《規劃》的出現也給人們的生活和投資打開了新局面。
根據鄭州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的規劃部署:加強城市交通與土地征用的協調發展,構建鄭州市多中心組團式布局,行政中心逐步遷移,縮小中心城區的交通壓力。未來,河南省直行政中心向鄭東新區靠攏,將三環以西,即須水組團作為一個市級行政中心。
目前,按照鄭州綜合交通近期建設規劃,配合省市重點工程已經先后組織了一大批交通工程的建設,包括已開工建設的鄭州火車站西出口、鄭州綜合交通樞紐工程,國家干線物流港、鐵路集裝箱中心站、軌道交通一號線和城市對外交通工程等項目。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