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特電氣產品成功通過大量核安全測試
位于美國阿拉巴馬州亨茨維爾的懷爾實驗室(Wyle Laboratories)發表的最新測試結果顯示,肖特電氣貫穿件基于獨有的玻璃-金屬密封技術,可以有效抵御2011年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嚴峻災情中的高溫高壓。
玻璃-金屬密封技術是高溫高壓環境中最為安全的密封技術,選用無機耐老化材料,使其在壓力邊界擁有幾乎無限期的使用壽命。
玻璃-金屬密封是用于嚴苛環境下經驗證的標準技術,應用于核潛艇、汽車安全系統(安全氣囊)以及諸如液化天然氣(LNG)船舶等高壓和極限溫度環境。
2012年11月28日,德國蘭茨胡特—在肖特的發起下,其公司的密封電氣貫穿件(4個貫穿芯棒,型號為SL14.481.007-004B版,面積120mm2)成功通過大量的質量鑒定測試。該測試是在美國阿拉巴馬州亨茨維爾的懷爾實驗室(Wyle Laboratories)按照IEEE標準317和344進行的。
之所以進行該項測試是因為2011年3月發生的福島第一核電站嚴重事故已超出了現有的安全水平,引起了全世界對嚴重事故下安全要求的反思。
福島核電站的運營商在災后重新模擬了此次事故,發現事故狀態下反應堆安全殼內部的溫度升到了正常操作溫度的四倍,壓力則超過了設計值兩倍。極限溫度和壓力水平使得福島部分電氣貫穿件的環氧樹脂密封結構過度疲勞,并可能導致了易爆炸的氫氣泄出安全殼。
電氣貫穿件是核電站內用于電源、控制和儀器電路的重要傳輸通路。其性能對于反應堆內運行的重要功能非常關鍵,且其密封結構必須足夠堅固,能夠在承受邊界壓力時維持安全殼的完整性。雖然有機高分子(比如環氧樹脂)可滿足第一、二代核電站使用的電氣貫穿件的當前設計基本規格,但核電專家表達了對在嚴重事故條件下對其安全性能影響的擔憂,如果這些事故導致超出了設計基本條件,則會有損密封結構的完整性,從而造成泄漏。
肖特目前提供一款基于更為安全的密封技術的電氣貫穿件,稱為“玻璃-金屬密封”(GTMS)技術。相比有機材料密封,玻璃-金屬密封具有許多安全優勢,確保電氣貫穿件的密封結構和安全殼的完整性。玻璃-金屬密封技術是一種無機、耐老化玻璃密封技術,具有顯著的抗熱和抗輻射性能。經GTMS技術密封的電氣貫穿件(EPA)可在60年的使用期內無需任何維護。經GTMS技術密封的EPA的性能范圍也很廣,可承受超過400巴(5,800psi)壓力和超過400°C(752°F)的高溫。
肖特電氣貫穿件已應用于世界上100多個核電站內,還將應用于位于中國山東石島灣的高溫氣冷核反應堆。
肖特電氣貫穿件的抗震測試結果非常出色
肖特電氣貫穿件在懷爾實驗室(Wyle Laboratories)的測試包括模擬地震、LOCA(冷卻劑喪失事故)和嚴重事故測試。
與西屋電氣公司(Westinghouse AP1000)針對電氣貫穿件抗震的60年質量鑒定所進行的1000次測試計劃相比,此次抗震測試在垂直和水平抗震數據上分別超出西屋的測試結果400%和575%。該結果意味著,即使發生里氏12級地震,肖特電氣貫穿件仍能全面運行。
LOCA質量鑒定測試包括為期7天的LOCA模擬,試驗中使用化學噴霧,并在450°F(232°C)的高溫與65磅每平方英寸(psig)的壓力下進行。嚴重事故測試包括一系列的高壓泄漏測試,壓力高達300psig,是第三代核電站壓力要求(60psig)的5倍。

如懷爾實驗室(Wyle Laboratories)出具的試驗報告所述,“肖特測試樣本在整個抗震測試計劃中表現良好,被認定為符合IEEE344-1987,IEEE344-2004標準和IEEE317-1983(R2003)抗震部分的標準?!?/P>

肖特核安全業務部總經理Thomas Fink說道,“我們非常高興的看到,最新的測試結果表明我們的產品性能一如既往地優秀。這是肖特長期專注于特種玻璃研發的結果。”

肖特電氣貫穿件完全符合我國國務院制定的核安全新政策的規定
測試結果顯示,肖特電氣貫穿件完全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自2012年10月起實施的核安全新政策的規定。
“肖特可以提供市場上最安全的電氣貫穿件,我們的電氣貫穿件符合所有普通第三代核電站的安全要求。”肖特中國市場電子封裝事業部的銷售總監葉國宏說道。由于電氣貫穿件的安裝成本通常只占新核電站總投資的千分之一,肖特相信,在未來幾年,肖特卓越的玻璃-金屬密封技術將會有更多的發展潛力,進一步迅速擴張市場空間。
用于核電站的肖特電氣貫穿件:電氣貫穿件是電站內核與外部環境連接的電源、控制和儀器電路的重要傳輸通路。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