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制程技術不斷創新 未來成虛擬實境、智能汽車等推手
臺積電股東會年報出爐,董事長張忠謀在致股東報告書指出,臺積電制程技術不斷創新,預料未來在智能車、無人機、機器人及虛擬實境領域,將扮演重要推手。
臺積電預計6月7日舉行股東常會,張忠謀在致股東報告書中,首先點出臺積電去年達成的四大里程碑,包括12寸晶圓出貨876.3萬片,年增6.1%;28納米以下先進制程占晶圓營收比重達48%,優于前年的42%;提供228種制程技術,為470位客戶生產8,941種不同產品;連續六年在晶圓代工市占率一直上升。
張忠謀也花了相當長的篇幅,說明在制程技術的杰出表現。他強調,臺積電28納米制程量產已邁入第五年,仍然不斷追求創新,讓公司去年在28納米的產品設計定案件數持續攀升,深信在這個重要制程,未來幾年依然能夠維持超過70%的市占率。
20納米制程良率也優于公司預期,去年成功為16納米鰭式場效電晶體強效版制程(16FF+)的推出與產能拉升打下良好基礎,讓去年底已取得近40件產品設計定案。
臺積電也于本季再推出16納米鰭式場效電晶體精簡型制程(16FFC),這項制程技術搭配光學微縮與制程簡化優勢,能進一步降低晶片成本,并可直接從16FF+制程轉換。
他深信,臺積電今年在16FF+及16FFC二項制程雙攻下,將廣泛支援大量生產的行動、網路、中央處理器、可編程邏輯閘陣列、消費性電子產品以及繪圖處理器的應用,且維持相當高的市占領先優勢。
至于10納米制程,已于去年完成技術驗證,預定今年下半年量產。同時,臺積電的7納米技術也已進入全面開發階段,預定明年上半年進入試產。此外,臺積電也正以密集的進階開發來進行5納米技術;至于為先進3D IC推出的整合型扇出 (InFO)封裝,預定今年中開始量產。
張忠謀表示,無論科技產品如何更替起落,半導體已成為一項基礎且普遍的技術,決定我們生活的樣貌。包括智能汽車、無人機、機器人、虛擬實境/擴增實境、人工智慧與穿戴式裝置等各式連結或智慧元件的興起,大幅提高處理器速度與功能的需求。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