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宇能 GPRS氣象信息采集系統應用方案
GPRS氣象信息采集系統應用方案
目氣象信息采集系統利用實時采集的氣象資料,對末來一定時段內的氣象情況作出較為精確的預測和報警,包括進行短期的降雨預報、中期降水預報和洪水的預警預報,是防汛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環節。
一、項目背景
某省氣象局氣象信息的采集由各氣象觀測站利用氣象采集設備自動完成采集,通過DDN或者電話線向氣象中心傳送氣象數據,氣象局利用氣象信息處理程序對各氣象觀測站采集的氣象數據進行加工處理和分析,進而可對短期的降雨和中期降水進行預報,并通過防汛系統向防汛辦報送資料,為洪水預報和防汛提供可靠的決策支持。
目前,某省氣象局現已在全省范圍內建立了300多個氣象觀測信息采集點,各氣象采集點按照設定的時間間隔采集區域內的各種氣象信息資料,包括溫度、氣壓、濕度等,測量結果通過DDN或者PSTN電話線向氣象中心傳送氣象數據。采用DDN可充分保證數據傳輸暢通,完整,但缺點是月租費太高;采用PSTN電話線傳輸數據,按時間計費,費用也不便宜。
目前,該省氣象局正考慮建立GPRS氣象信息采集數據傳輸系統試點。在試點中選擇20多個氣象采集點,采用GPRS無線數據通信方式傳輸氣象資料。在試點中,各氣象采集點通過GRPS與中心站主機保持實時連接,自動觀測設備將獲得的氣象信息通過GPRS傳給氣象中心主機,氣象中心主機對信息進行處理,形成氣象預報信息。
二、GPRS方案的優勢
中國移動GPRS系統可提供廣域的無線IP連接。在移動通信公司的GPRS業務平臺上構建氣象信息采集傳輸系統,實現氣象信息采集點的無線數據傳輸具有可充分利用現有網絡,縮短建設周期,降低建設成本的優點,而且設備安裝方便、維護簡單。經過比較分析,我們選擇中國移動的GPRS系統作為氣象信息采集傳輸系統的數據通信平臺。
1、覆蓋范圍。構建氣象信息采集傳輸系統要求數據通信覆蓋范圍廣,擴容無限制,接入地點無限制,能滿足山區、鄉鎮和跨地區的接入需求。由于氣象信息采集點數量眾多,分布在全省范圍內,部分氣象信息采集點位于偏僻地區,而且地理位置分散。另外,還必須考慮今后系統擴充的可能,必須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由于目前GPRS已覆蓋省內絕大部分地區,能夠滿足氣象信息采集傳輸系統對覆蓋范圍的要求。
2、數據傳輸速率高。每個氣象信息采集點每次數據傳輸量在10Kbps之內,目前GPRS實際數據傳輸速率在40Kbps左右,完全能滿足本系統數據傳輸速率(≥10Kbps)的需求。
3、系統的傳輸容量大。氣象中心站要和每一個氣象信息采集點實現實時連接。由于氣象信息采集點數量眾多,系統要求能滿足突發性數據傳輸的需要,而GPRS技術能很好地滿足傳輸突發性數據的需要。
4、通信費用低。采用傳統的有線方式建立氣象信息采集傳輸系統,必須租用專線或電話線進行連接。由于氣象信息采集點必須與中心隨時保持連線狀態,而每次數據發送的數據量很小(在幾K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