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英語
電腦英語
世界著名軟硬件公司
AMD:世界第二大CPU制造商,主要產品有K5/K6 MMX /K7/Duron/Athlon XP系列CPU。
AOL:American On-Line,美國在線,全球首屈一指的ISP,已經和時代華納合并為“AOL時代華納”。在該公司旗下擁有如CNN(美國有線新聞網)、Netscape、《時代》雜志、華納兄弟公司等知名品牌。
Apple:美國蘋果電腦公司,主要以生產高性能專業級電腦(MAC)和軟件為主,以及提供相關的技術支持和服務。
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 Company,國際商用機器公司。是美國老牌電腦制造商,其產品是國際知名品牌。
BenQ:明基電通,臺灣一家著名的硬件生產商,產品范圍涵蓋顯示器、光驅、刻錄機、數碼相機、掃描儀、移動電話等。自2001年12月起,明基電通正式宣布將自有品牌名稱由“Acer”改為“BenQ”。
Borland:美國Borland軟件公司,主要致力于開發計算機語言及其軟件開發工具,如C++Builder、Delphi等。
Canon:佳能,著名打印機商標。日本著名的佳能打印機制造商,還生產打印機、數碼相機、復印機等產品。
DELL:戴爾,美國戴爾計算機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直銷計算機系統公司,主要銷售臺式機、筆記本電腦、工作站、服務器和存儲器。
EPSON:愛普生,日本愛普生科技公司,是全球著名的打印機制造商。
HP & Compaq:新惠普,HP(Hewlett Packard,惠普)與Compaq(康柏)合并成立的新公司,主要生產桌面計算機、筆記本電腦、掌上電腦、數碼設備、服務器等。
Intel:英特爾,美國英特爾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CPU及相關芯片制造商。其產品從早期的8088到Pentium Ⅲ、Celeron Ⅲ到現在流行的P4、Celeron Ⅳ。
Microsoft:簡稱MS,美國微軟公司,全球最著名的軟件開發商。當今90%以上的計算機都是使用Microsoft的操作系統,如Windows 98/2000/NT/XP等。
Oracle:美國Oracle公司,中文名“甲骨文”,主要生產Oracle數據庫產品。
Philips:飛利浦,荷蘭飛利浦公司,主要生產彩顯、光驅、家用電器等。
Samsung:三星,韓國三星公司,著名的彩顯制造商,也生產光驅、硬盤、存儲器、家用電器等。
SiS:矽統科技,臺灣著名的老牌芯片生產廠商,主要生產系統芯片組,也生產顯卡、通訊設備等。
Sony:索尼,日本索尼電子公司,主要以生產家庭娛樂產品、數碼影像產品為主。
Sun:美國Sun公司,主要生產Sun系列工作站、服務器和網絡產品,是Java語言的創始者。
Ulead:臺灣友立資訊公司,世界著名的多媒體軟件開發商,主要致力于開發和推廣基于Windows的圖形和視頻制作工具,如Ulead COOL 3D、會聲會影、Ulead PhotoImpact、我形我速等。
Toshiba:東芝,日本東芝公司,主要生產筆記本電腦、家用電器。
VIA:威盛電子公司,臺灣著名的芯片生產廠商,主要生產系統芯片組,1998年以來通過對Cyrix、S3等公司的收購,威盛已由原來單純的系統芯片組廠商升級為全方位的網絡整合元件供應商,同時也生產CPU、主板、USB設備、顯卡等設備。
著名軟件產品
3DS MAX:美國AutoDesk公司推出的一套多功能三維動畫制作軟件
ACDSee:目前最流行的圖像瀏覽軟件
Authorware:Macromedia公司出品的非常好的多媒體課件制作工具
AutoCAD:AutoDesk公司出品的著名的三維輔助設計軟件
Cute FTP:比較出名的上傳軟件
Delphi:Borland公司出品的面向對象的開發軟件
Dreamweaver:簡稱DW,由Macromedia公司設計開發非常著名的網頁制作工具
Foxmail:國內著名的電子郵件客戶端軟件
Flash:Macromedia公司開發的Flash動畫制作工具
FlashGet:網際快車,國內著名的下載軟件
ICQ:I Seek You的簡稱,全球最受歡迎的即時通訊軟件,又稱“網上尋呼機”。
Internet Explorer:簡稱IE,是微軟開發的捆綁在Windows操作系統中Internet瀏覽軟件,也是最常用的。
Java:是Sun公司推出的一種新型的編程語言,通過解釋方式來執行的語言,語法規則類似于C++。
Linux:一種類似于Unix的多任務操作系統,現在有很廣的用戶群。
MAYA:Alias Wave front公司出品的,目前世界上最為優秀的三維動畫的制作軟件之一
MSN:微軟推出的即時通訊軟件,全稱MSN Messenger,Windows Messenger的Windows XP中的一種可視化聊天工具。
MSN Explorer:微軟開發的新一代Internet瀏覽器軟件,集成了從網頁瀏覽、音樂欣賞、收發郵件到即時聊天的所有功能。
NetMeeting:是Windows系統附帶一種即時通訊軟件,可以通過它來召開視頻會議。
Nero Burning ROM:一個德國公司出品的光碟燒錄軟件
Netants:網絡螞蟻,國內著名的下載軟件。
OFFICE:微軟的一套辦公系列軟件,包括Word(字處理)、Excel(表格處理)、Access(數據庫)、PowerPoint(幻燈片制作)、FrontPage(網頁制作)、Outlook(事務管理)等組件。
Outlook Express:Windows系統附帶的一種電子郵件客戶端軟件。
Photoshop:簡稱PS,美國著名的Adobe公司出品的非常有名氣的平面圖像處理工具。
QuickTime:蘋果公司出品的一款免費多媒體播放器
QQ:是“Oicq”簡稱,國內用戶使用最多的即時通訊軟件
RealPlayer:Real Networks公司出品的著名的流媒體媒體播放器,最新推出了一種新型音頻、視頻綜合播放系統──RealONE Player。
SQL Server:微軟出品的基于SQL語言的數據庫和分析產品。
Ulead COOL 3D:友立公司出品的一款相當出色的3D文字制作工具。
Ulead PhotoImpact:友立公司出品的一款大眾型圖像處理軟件。
Windows CE:微軟專為掌上電腦和信息家電開發的一個嵌入式操作系統。
Windows XP:微軟公司的2001年正式發布的Windows系統視窗操作系統,是繼Windows 2000之后微軟推出的最新Windows產品。XP是“Experience”(經驗、體驗)的簡稱。
Windows Media Player:Windows系統自帶的媒體播放器。
Winamp:最有名的MP3播放器。
WinRAR:非常出色的壓縮軟件。
WinZip:跟WinRAR一樣,該壓縮軟件功能也很強大。
WPS:Word Processing System,文字處理系統,由金山公司(Kingsoft)開發的中文字處理系統,包括WPS97、WPS2000、WPS Office、WPS Office 2002系列。
常見硬件和設備名
3DNOW!TM:是AMD公司專為x86架構而開發的技術,可以大幅提高三維圖像處理及多媒體應用的浮點運算效能。
AC-3:Dolby Surround Audio Coding-3,又稱杜比AC-3,是美國杜比實驗室與日本先鋒公司合作開發的一種嶄新的環繞聲制式,常說的5.1聲道就是采用的AC-3制式。
ACPI:Advanced Configuration Power Interface,即高級配置和電源接口,是英特爾、微軟和東芝共同開發的一種能夠使操作系統在便攜式電腦、臺式機、服務器及外圍設備上進行電源管理的開放的電源管理標準。
AGP: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即加速圖形端口,是由英特爾公司提出的專為增強3D圖形性能而定義的高性能接口。
AGP 8X:新一代的AGP并行接口總線標準,由AGP1X、AGP2X、AGP4X發展而來。
AMR:Audio/Modem Riser,即聲音/調制解調器插槽,是一個支持音頻或Modem設備的接口。
APM:Advanced Power Management,即高級電源管理,是英特爾和微軟共同開發的一種應用程序接口,它允許開發者在BIOS中加入電源管理。
ATX:AT Extend,是Intel公司提出的一種新的電腦機箱、主板、電源的結構規范。
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基本輸入輸出系統,是存儲在ROM上的一組在啟動計算機時測試硬件、啟動操作系統并支持硬件設備間數據傳輸的程序。
Cable Modem:電纜調制解調器,主要用于有線電視網進行數據傳輸。
Cache:高速緩沖存儲器,一般分為L1 Cache與L2 Cache,其中L1 Cache與CPU共同封裝于芯片內部,一般容量是32KB~64KB;L2 Cache,二級緩存,集成于CPU外部,一般容量是128KB~2MB。
CD:Compact Disc,光盤。
CD-R:Compact Disc-Recordable,可以寫光盤。
CD-ROM: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只讀光盤。
CD-RW:Compact Disc-ReWritable,可擦寫光盤。
Celeron:英特爾公司生產的面向低端用戶的CPU芯片,中文譯為“賽揚”,最新的是賽揚IV。
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它是目前絕大多數電腦中都使用的一種用電池供電的可讀寫的RAM芯片。
Combo:最熱門的光驅產品之一,集CD-ROM、DVD-ROM、CD-RW功能于一身。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又叫中央處理器或微處理器,常見的有Intel、AMD、VIA公司的產品。
CRT:Cathode Ray Tube,陰極射線管,是被廣泛應用的一種顯示技術。常見的有CRT顯示器、CRT投影機等。
DDR 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雙數據傳輸率動態隨機存儲器,通常簡稱DDR。
DIMM:Double In-Line Memory Modules,雙邊內存模組,內存金手指位于PCB板正反兩面,如今被廣泛應用于計算機中。
DVD:Digital Video Disc,數字化視頻光盤。
DVD-ROM,Digital Video Disc-Read Only Memory,只讀數字化視頻光盤。
FDD:Floppy Disk Drive,軟盤驅動器。
FSB:Front Side Bus,前端總線。
GUI:Graphic User Interface,圖形用戶界面。
HDD:Hard Disk Drive,硬盤驅動器。
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電路。
IDE:Integrated Devices Electronics,集成電路設備。
IRQ:Interrupt Request,中斷請求,可以執行硬件中斷請求的動作,并用來停止相關硬件的工作狀態。除了使用PCI總線的PCI卡之外,在計算機中每個組成部件都只有一個獨立的IRQ,如IRQ1是鍵盤。
ISA: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業標準結構,是IBM公司為PC/AT電腦而制定的接口標準,只能支持16位的I/O設備。
KB:Keyboard,鍵盤。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顯示器。
LD:Laser Disk,激光視盤。
MAC:Macintosh,麥金塔電腦,蘋果公司出品電腦的通稱。
MMX::Multimedia extensions,多媒體增強指令集,是第六代CPU芯片的重要技術。
MODEM:MOdulator/DEModulator,調制/解調器,俗稱“貓”,用來進行上網撥號的設備。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電路板,由環氧玻璃樹脂材料制成。
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ion,外圍設備連接,是Intel公司所開發的目前較為先進的一種接口標準。
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個人數字助理,集中了電話、傳真、網絡及計算等多種功能的手持設備。
Pentium:是英特爾公司生產的CPU芯片,中文譯為“奔騰”。
PS/2:鼠標和鍵盤接口。
RAID: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廉價冗余磁盤陣列,是磁盤陣列在技術上實現的理論標準。目的在于減少錯誤、提高磁盤存儲系統的性能和可靠度。
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儲器。
RDRAM:Ramb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動態隨機存儲器。是由美國Rambus公司設計并生產的高性能內存。
ROM:Read-Only Memory,只讀存儲器。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計算機系統接口,美國國家標準化組織(ANSI)制定的標準高速并行接口,主要用于微型計算機到外圍設備、其他計算機及局域網的連接。
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動態隨機存儲器。
STR:Suspend To Ram,掛起到內存,是指當系統關機或進入省電模式后,將重新啟動所需的文件。
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不間斷電源。
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總線,最新標準為USB2.0,設備傳輸速度增加到480Mbps,比USB1.1快40倍左右。
VCD:Video Compact Disc,視頻壓縮光盤。
VGA:Video Graphics Array,視頻圖形陣列,顯示器的一種接口標準。
常見電腦術語
3G:Third Generation,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具有更寬的帶寬,有可達180Kbps的傳輸速度,可以通過它來傳輸語音、數據,無線接入Internet,在之前還有1G(第一代模擬無線網絡)和2G(第二代GSM、TDMA等技術)。
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oop,非對稱數字用戶環路,是現在廣大家庭和小型商業用戶普遍使用的寬帶上網方式,利用它可以實現上網、通話兩不誤。
ANSI: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Institute,美國國家標準協會,一個非營利性民間標準化團體,比如在計算機中廣泛使用的ASCII碼就是該協會制定的。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應用程序接口,應用程序在運行的時候都需要與系統打交道,API起著接口的作用,其實它就是用來控制Windows各個部件的一套預先定義好的函數。
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國信息交換標準代碼,有7位碼和8位碼兩種:7位碼是2的7次方(從0~127,即128)個字符的集合,包括各種控制、專用字符、數字、大小寫英文字母等,比如字母A對應是十進制65。8位碼除了包括7位碼所有字符外,其余是不常用的擴展字符。
BBS:Bulletin Board System,電子公告欄系統,又稱“電子布告欄系統”,是一種電子信息服務系統,專門用來發布各種信息和服務,現在比較多是BBS論壇系統。
BIG5:大五碼,是在中國臺灣和香港等地區廣泛使用的計算機漢字編碼,即繁體中文的編碼。
CA:Certificate Authority,安全證書授權,常稱為CA認證,專門用于接收證書申請、處理、批準及頒發,通過它讓網上交易更安全。
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屬于2.5代移動通信技術,其容量是GSM網絡的3到5倍,具有覆蓋的范圍廣、輻射小等特點,頻段在900~1800MHz之間,在國內目前主要用于中國聯通133網絡中。
CNNIC: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主要承擔域名注冊管理、IP地址分配與管理、目錄數據庫服務、互聯網調查與相關信息服務等。
DDN:Digital Data Network,數字數據專線網絡,它可利用光纖、微波等進行數字信號傳輸,可以為客戶提供各種速率的高質量的數字數據專線服務,比如可以傳輸數據、通話、傳真、組建電視會議系統等。
DIY:Do It Yourself,自己動手,是如今比較流行的概念。比如硬件DIY,為了使硬件能發揮出最高性能,DIYer會根據各類配件不同特點對電腦進行組裝配置或進行升級,以求得最高的性能。
DNS:Domain Name Server(System),域名服務器(系統),主要作用就是在互聯網上將域名轉換成網絡可以識別的IP地址的解析系統。比如對www.yesky.com域名可以通過DNS轉換成對應的IP地址(即211.167.73.233)。
E-mail:Electronic mail,電子郵件,有人親切地稱它為“伊妹兒”。通過它可以發送和接收文字、圖像、聲音等多媒體的信息,是Internet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應用。全世界Internet用戶可以互相發送和接收電子郵件。格式如Study@cpcw.com。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傳輸協議,通過該協議可以將文件傳輸到運行FTP服務的計算機上,現在一般是指可以上傳和下載數據的FTP服務器,比如我們制作的個人主頁就需要通過FTP將文件傳送到服務器上。
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傳送協議,用來在WWW上傳輸超文本信息到本地瀏覽器的協議,所以我們在瀏覽網頁的時候需要在網址前加上“http://”。
ICP: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因特網內容提供商,是指專門提供新聞、資訊、音頻及視頻等內容的機構或企業,是網站的建設者,比如SOHU、網易等。
IP:Internet Protocol,因特網通信協議,用于處理數據從一個主機到另一個主機的與IP相關的協議。因為在互聯網上每一臺計算機都有唯一的IP地址,IP是由4個字節共32位的數字串組成,比如211.167.73.233,該協議可以保證數據在網上準確傳送。
ISP:Internet Server Provider,因特網服務提供商,它們租用電信的專線,為用戶提供撥號上網的服務,比如我們在當地申請撥號上網時經常會有什么163、169。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術(產業),它包括使用的各種信息,如商業數據、圖形圖像、動畫等以及計算機技術。另外,從產業結構劃分的角度來看,IT是指在國民經濟中從事于信息產品、信息設備以及信息服務的生產和流通的部門的集合。
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統。比如我們電腦上常用的Windows 98,Windows XP以及Unix等。
PC:Personal Computer,個人電腦,又稱微型計算機或微機。
POP:Post Office Protocol,郵局協議,用于電子郵件的接收。我們在接收郵件的時常用POP3即是第三代郵局協議。
PPP:Point to Point Protocol,點對點協議,是TCP/IP協議的一個組件,我們用一般的電話線撥號上網就要用到該協議。
PPPoE:PPP over Ethernet,以太網上的點對點協議,是一種常用在以太網上進行撥號的連接。比如在局域網中,使用PPPoE和ADSL的調制解調器就可以為每個用戶創建單獨的訪問Internet連接。
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務質量,是一種用來專門解決網絡延遲和堵塞等問題的技術。如果沒有該技術,那么某些網絡應用系統(比如音頻、視頻)就不能一直正常工作。
SMS:Short Message Service,短信息服務,就是指通過短信平臺讓用戶能在移動電話上直接發送和接收文字或數字消息的服務。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簡單郵件傳輸協議,用于電子郵件的發送。我們平時在發送電子郵件的時候需要輸入的“發送郵件服務器(SMTP)”就是指該協議。
SOHO:Small Office Home Office,小型辦公和家庭辦公,目前我們經常聽到的“SOHO”主要是指在家庭辦公的人。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傳輸控制協議/網際協議,是目前Internet上使用最廣泛的一組網絡通信協議,可使具有不同的硬件和操作系統的計算機之間連接,沒有了TCP/IP,就不能實現網絡連接,也就不會有Internet。
VOD:Video On Demand:視頻點播,也稱交互式電視點播系統,它可以利用網絡、通訊和視頻技術各自的優勢,為用戶提供實時、交互的點播服務。
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無線應用協議,是一種把移動通信網和Internet連接起來的全球統一的開放式協議標準,我們熟悉的WAP手機就是使用該協議的。
WWW:World Wide Web,萬維網,簡稱3W,是一個建立在Internet上的全球性的、交互的、多平臺的、基于超文本方式的信息系統,我們常用的網頁瀏覽服務就是WWW服務。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擴展標記語言,一種用于在網絡上進行數據交換的語言,具有與HTML相似的格式(都使用標簽描述),不同的是HTML標簽是固定的,而XML的標簽是需要自己事先定義的。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