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由智能化到數字化[二]
3 智能建筑由智能化到數字化
3.1 建筑物數字化系統 數字化系統包括信息化系統、智能化系統、基礎設施系統,其關系框架如圖1所示。
3.2 建筑數字化的基本框架(如圖2所示)
3.3 建筑及住宅社區數字化技術標準
(1)2003年1月成立《建筑及住宅社區數字化技術應用》——國家標準編制委員會;
(2)標準編制內容:該標準是在建設部信息中心編寫的“數字化社區示范工程技術導則”基礎上編寫的,共有四部分內容:建筑及住宅社區控制網絡通訊協議;建筑及住宅社區運營服務數字化技術應用;建筑及住宅社區數字化技術應用系統檢測驗收;建筑及住宅社區物業管理數字化系統;
(3)制定的必要性:知識產權保護;非關稅壁壘;關系到信息化的成敗;國家實力的體現;信息產業發展的支撐點;衡量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尺度;關系到國家信息安全;
(4)此標準將于2004年12月完成。
4 關于數字社區(數字化社區)
4.1 什么是數字社區 數字社區就是在社區中應用“數字化技術”實現各種服務。
4.2 數字社區的基本內涵 社區數字化就是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通信技術和多媒體(音形、音像、視頻等)技術,將社區活動中的眾多信息孤島通過社區中現代化的通信基礎設施——“信息高速公路”連接起來,以達到信息資源采集、加工融合和共享,為社區的現代化管理服務,創造一個安全、舒適、高效、節能、健康的工作環境及居住環境。
4.3 數字社區的特點
(1)整體化:是數字城市必要的組成部分,是數字城市的基本單元;
(2)信息化:是數字城市的信息節點,其信息化系統的建設是至關重要的,為現代化的管理和現代化的生活提供必要的條件;
(3)智能化:設備、家電實現智能化管理;
(4)網絡化:四網(數據網、電話網、電視網、控制網)完成信息傳輸及交互;
(5)集成化:實現信息共享,建立統一管理平臺和門戶;
(6)生態化:社區生態化在國外倍受重視。如綠色住宅、生態住宅、可持續發展住宅。“綠色”、“生態”、“健康”、“節能”為理念的社區,采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保護生態環境和節約能源,達到節能、減少污染、保護生態,創造健康舒適的社區環境)。
4.4 社區數字化系統的組成及基本框架
4.4.1 系統組成 (1)信息系統。網絡系統包括網絡交換機子系統、服務器子系統、存儲子系統、網管子系統、數據中心(適用于大型數字社區)、網絡中心、電話交換機、系統軟件;信息應用系統包括電子政務、電子商務、3S應用系統、電子教育、遠程醫療、物業管理、辦公自動化、信息管理、信息安全、專業信息應用系統、數據庫系統;其他信息系統:數字會議系統、視頻會議系統、多媒體展示系統、VOD系統、VSAT系統、無線覆蓋系統、無線接人系統、衛星電視; (2)智能化系統:家居智能化系統、機電設備控制系統、安全防范系統、消防報警及聯動系統、停車場系統、一卡通系統、環境監測系統; (3)基礎設施系統:綜合布線、管線、電話交換機、有線電視、防雷接地、機房系統、電源系統;
4.4.2 基本框架(如圖3所示)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