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中國制造業產業升級由粗放模式轉向高質量、高層次、精細化模式,加上整體社會向著節約、綠色、低碳化等新質生產力轉型,使得一體化方案越來越得到了用戶市場的重視,微型直流低壓伺服驅動器成為較受關注的產品線
《晚點LatePost》發布文章稱,寧德時代正在洽談收購光伏企業一道新能。據報道,寧德時代還曾參與收購潤陽股份51%的股份,因估值分歧未能成功,最終通威股份出價50億元拿下潤陽股份控股權。
新能源汽車賽事是展示新能源汽車技術性能、提升品牌影響力、促進產業發展的重要推進器,也將為舉辦城市的汽車產業轉型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快科技9月12日消息,韓國產業經濟研究院(KIET)本月10日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電動汽車在韓國市場迅速崛起,占據了33.1%的市場份額。
9 月 11 日消息,“工信微報”公眾號今晚發文,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關于推進移動物聯網“萬物智聯”發展的通知》,旨在提升移動物聯網行業供給水平、創新賦能能力和產業整體價值,加快推動移動物聯網從“萬物互聯”向“萬物智聯”發展。
“下一代機器人”指的是結合最新技術、具有更高智能和靈活性的新型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將超越傳統的工業和服務機器人,具備更強的感知能力、自主決策能力和與人類的協作能力
9月9日消息,據媒體報道,2024國際數字能源展正式召開,華為高級副總裁、華為數字能源全球營銷服體系總裁楊友桂受邀參會,并在開幕式暨主論壇發表“Grid Forming 打造全球最大微網-紅海,點亮世界每一座‘電力孤島’”主題演講。
在這個風起云涌的能源時代,每一個細微的變動都可能引發行業的巨大震蕩。而近日,一則震撼業界的消息從日本傳來:豐田、日產、松下等巨頭企業宣布將聯手投資總計1萬億日元,旨在將日本儲能電池的產能擴大50%!這一消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瞬間引爆了整個能源圈,讓人不禁對日本儲能電池產業的未來充滿了無限遐想。
據中國能建報道,9月6日上午,第二十四屆投洽會期間,中國能建投資建設的中能瑞新儲能電池項目在福建廈門開工,并作為廈門市重大項目集中開竣工活動的主會場,邀請廈門有關領導出席。
隨著大模型技術的成熟、生成式AI應用的普及,以及各國對AI政策的逐步規范化,全球AI生態系統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現在,隨著電力使用效率提高的速度放緩以及人工智能革命的勢頭強勁,高盛研究估計,到2030年,數據中心的電力需求將增長160%。
有市場研究機構預計今年全球智能手機OLED顯示屏的出貨量,將由去年的6.1億塊增至8億塊,國內廠商的份額將占到47.9%
倉庫中的物聯網設備通常包括傳感器、RFID 標簽、智能傳送帶、自主機器人和可穿戴設備,它們共同有助于簡化流程,例如庫存跟蹤、預測性維護和優化資源分配。
目前,國產工業軟件已進入階段性替代階段,在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背景下,自主工業軟件的發展正當其時,正成為制造業企業獲得行業競爭話語權的“一劑良方”。
近日,半導體封測領域的領軍企業日月光營運長吳田玉在SEMICON TAIWAN 2024展前發布會上表示,當前AI需求相當強勁,“生意好到我們沒有辦法交貨”。
工商業儲能作為儲能技術的重要分支,不僅能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還能為企業和電網帶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工商業儲能的快速發展,既需要新生代企業的努力,同時也需要老牌企業多年的技術積累和持續的科技創新。
據欣旺達動力消息,日前,中車株洲所聯合欣旺達動力、中創新航、蜂巢能源、國軒高科、蘭鈞新能源共同發布688Ah超大儲電芯,從系統出發定義電芯,引領儲能行業邁入系統能量6.9+MWh超高能量密度時代。
1—7月份,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4%,增速分別比同期工業、高技術制造業高7.5個和4.5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