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發展特高壓已納入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等多項規劃和計劃,能源輸出和輸入省需求迫切,2011~2014年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在全國兩會提交發展特高壓的建議、提案達183項。各方面已形成廣泛共識。
回顧過去的2個月,在國網上海電力崇明綠色智能電網建設完成了課題啟動、現場調研、方案發布、示范落地等關鍵時間節點工作,整體工作緊張、高效、有序。
回顧過去的2個月,在國網上海電力崇明綠色智能電網建設完成了課題啟動、現場調研、方案發布、示范落地等關鍵時間節點工作,整體工作緊張、高效、有序。
回顧過去的2個月,在國網上海電力崇明綠色智能電網建設完成了課題啟動、現場調研、方案發布、示范落地等關鍵時間節點工作,整體工作緊張、高效、有序。
2014年5月,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環保部聯合制定《能源行業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到2015年底,向京津冀魯地區新增送電規模200萬千瓦。到2017年底,向京津冀魯、長三角、珠三角等三區域新增送電規模6800萬千瓦,其中京津冀魯地區4100萬千瓦,長三角地區2200萬千瓦,珠三角地區500萬千瓦
2014年5月,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環保部聯合制定《能源行業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到2015年底,向京津冀魯地區新增送電規模200萬千瓦。到2017年底,向京津冀魯、長三角、珠三角等三區域新增送電規模6800萬千瓦,其中京津冀魯地區4100萬千瓦,長三角地區2200萬千瓦,珠三角地區500萬千瓦
2014年5月,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環保部聯合制定《能源行業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到2015年底,向京津冀魯地區新增送電規模200萬千瓦。到2017年底,向京津冀魯、長三角、珠三角等三區域新增送電規模6800萬千瓦,其中京津冀魯地區4100萬千瓦,長三角地區2200萬千瓦,珠三角地區500萬千瓦
和Gemini項目同時簽署的15年服務和維護協議,也是西門子能源服務公司接獲的最大訂單。該項目將首次全天候動用一架直升機和一艘專門設計的服務船。風電和能源服務是西門子環保產品范疇,其大約43%的總收入來自綠色產品和方案,使西門子成為世界領先的環保技術提供商之一。
和Gemini項目同時簽署的15年服務和維護協議,也是西門子能源服務公司接獲的最大訂單。該項目將首次全天候動用一架直升機和一艘專門設計的服務船。風電和能源服務是西門子環保產品范疇,其大約43%的總收入來自綠色產品和方案,使西門子成為世界領先的環保技術提供商之一。
按照《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的要求,“十二五”期間降低電力變壓器損耗,其中空載損耗降低10%-13%,負載損耗降低17%-19%。因此,對在網運行的高能耗變壓器實施節能產品替代已成為行業發展趨勢。
按照《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的要求,“十二五”期間降低電力變壓器損耗,其中空載損耗降低10%-13%,負載損耗降低17%-19%。因此,對在網運行的高能耗變壓器實施節能產品替代已成為行業發展趨勢。
在重慶電網運行著200多臺北京開關廠的LW36-126斷路器,經過長期運行,發現該型號的斷路器存在著一個可能引發事故的家族性缺陷:操作機構的儲能軸和輸出軸齒輪易出現扭曲,容易導致斷路器在分合閘不到位或者無法儲能,無法進行正常操作,將嚴重影響電網安全。
在重慶電網運行著200多臺北京開關廠的LW36-126斷路器,經過長期運行,發現該型號的斷路器存在著一個可能引發事故的家族性缺陷:操作機構的儲能軸和輸出軸齒輪易出現扭曲,容易導致斷路器在分合閘不到位或者無法儲能,無法進行正常操作,將嚴重影響電網安全。
近日,陜西省地電集團智能配電網示范建設工程在經過近半年的準備后,終于在富平縣城及城關鎮多條饋路打響,標志著富平配網向智能化時代已跨入了一小步。
近日,陜西省地電集團智能配電網示范建設工程在經過近半年的準備后,終于在富平縣城及城關鎮多條饋路打響,標志著富平配網向智能化時代已跨入了一小步。
新疆電力采用了EPTN解決方案構建PTN網絡,分組軟管道承載了配電自動化、集抄、視頻監控等配套通信業務,并可通過可視化分組運維解決方案“TP助手”實現類SDH的簡化分組運維。同時,該網絡還可提供SDH硬管道承載技術,為電力生產業務提供高質量、高可靠、高安全的傳輸。
新疆電力采用了EPTN解決方案構建PTN網絡,分組軟管道承載了配電自動化、集抄、視頻監控等配套通信業務,并可通過可視化分組運維解決方案“TP助手”實現類SDH的簡化分組運維。同時,該網絡還可提供SDH硬管道承載技術,為電力生產業務提供高質量、高可靠、高安全的傳輸。
建設智能電網是解決新能源和電力發展深層次矛盾的根本,是滿足各類大型能源基地和新能源大規模發展的迫切需要,實現能源從就地平衡向大范圍優化配置、更大范圍統籌平衡的轉變。
建設智能電網是解決新能源和電力發展深層次矛盾的根本,是滿足各類大型能源基地和新能源大規模發展的迫切需要,實現能源從就地平衡向大范圍優化配置、更大范圍統籌平衡的轉變。
“我們還主張建立智能電網,通過網絡實時監控用電狀況,一有問題及時發現、電表也要智能化,一旦用電超標,就可以遠程關閉。”吳桂初認為,實驗室在低壓電器方面的研究運用,撬動了整個行業的在盈利、附加值、技術方面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