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MMDS傳輸覆蓋網技術方案介紹(二)
2、以20W主站傳輸為例,在自由空間傳輸條件下,轉發站接收信號質量達到4.5分,接收天線增益為28dB時,轉發站距主站最大距離可達38km。
計算條件:
Pt:單頻道輸出電平 43 dBm(20W)
Pr:轉發站接收天線輸出電平
Ld:空間損耗
D: 傳輸距離
GT:主站全向發射天線增益 13dBi
Gr:轉發站接收天線增益 28dB拋物面天線。
F:轉發器的噪聲系數 6 dB
N:基礎噪聲KTB -106.4 dBm
Lo: 發射機與轉發器之間的饋線損耗 4.7dB
C/N:載噪比 47.2dB(接收信號質量4.5分)
Pr = C/N +N+F=47.2-106.4+6=-53.2dB
Ld2 =Pt+GT +Gr-Lo- Pr = 43+13+28-4.7+53.2=132.5dBm
根據Ld=100.7+20LgD,對應轉發站距離約38km
?。ǘ㎝MDS主站直接接收用戶信號指標核算
1、以50W主站傳輸為例,在自由空間傳輸條件下,接收天線增益為22dB,用戶接收信號質量達到3.5分時,用戶距主站最大距離可達87km。
計算條件:
單頻道發射機輸出功率50W P0= 47dBm
頻道合成器插入損耗 L∑=1.5dB
饋線損耗(EW-20 116m) Lg=1.5dB
發射天線增益 GT=13dB
其他損耗 ΔL=1.5dB
接收天線增益 GR=22 dB
下變頻器噪聲系數 F=2 dB
傳輸路由衰落儲備 M =3dB
基礎噪聲 KTB N=-106.4 dBm
傳輸距離 D
自由空間傳輸損耗 (f=2.6GHz) Ld =100.7+20LgD
載噪比(接收信號質量3.5分) C/N=39.4dB
用戶接收天線輸出電平(考慮衰落儲備3dB)
Pr = C/N+N+F+M =39.4-106.4+2+3=-62dB
Ld =Pt+Gt +Gr -L∑-Lg - ΔL - Pr
=47+13+22-1.5-1.5-1.5+62
=139.5
根據Ld =100.7+20LgD,對應用戶距主站距離約87km。
2、以20W主站傳輸為例,在自由空間傳輸條件下,接收天線增益為22dB,用戶接收信號質量達到3.5分時,用戶距主站最大距離可達54km。
計算條件:
單頻道發射機輸出功率20W P0= 43dBm
頻道合成器插入損耗 L∑=1.5dB
饋線損耗(EW-20 116m) Lg=1.5dB
發射天線增益 GT=13dB
其他損耗 ΔL=1.5dB
接收天線增益 GR=22 dB
下變頻器噪聲系數 F=2 dB
傳輸路由衰落儲備 M =3dB
基礎噪聲 KTB N=-106.4 dBm
傳輸距離 D
自由空間傳輸損耗 (f=2.6GHz) Ld =100.7+20LgD
載噪比(接收信號質量3.5分) C/N=39.4dB
用戶接收天線輸出電平(考慮衰落儲備3dB)
Pr = C/N+N+F+M =39.4-106.4+2+3=-62dB
Ld =Pt+Gt +Gr -L∑-Lg - ΔL - Pr
=43+13+22-1.5-1.5-1.5+62
=135.5 dB
根據Ld =100.7+20LgD,對應用戶距主站距離約54km。
?。ㄈ㎝MDS轉發站接收用戶信號指標核算
1、每個頻道功率的確定
寬帶功放功率為200W,多頻道應用時,考慮到放大器的線性狀態,每頻道功率(Pch)的經驗公式為
Pch=200/(18-20)N
頻道數N=11,故Pch=1W,30 dBm。
2、用戶接收信號載噪比確定為39.4 dB(接收信號質量3.5分), 用戶距主站最大距離可達18km。
Pt:單頻道輸出電平30dBm
Pr:用戶接收天線輸出電平
Ld:空間損耗
D: 傳輸距離
Gr:用戶接收天線增益 22 dB/拋物面天線
F:下變頻器的噪聲系數 2dB
N:基礎噪聲KTB -106.4 dBm
GT:全向發射天線增益 13dB
Lo: 發射機與轉發器之間的饋線損耗 1.0dB
M:增益儲備 3dB
用戶接收天線輸出電平
Pr = C/N+N+F+M =39.4-106.4+2+3=-62dB
Ld =Pt+Gt +Gr-Lo-Pr
=30+13 +22-1.0+62
=126(dB)
根據Ld=100.7+20LgD,對應用戶距轉發站站距離約18km。
3、在轉發站發射功率為100W,用戶接收信號載噪比達到39.4 dB(接收信號質量3.5分) 時,用戶距轉發站站距離約13km。
4、由于轉發站接收主站信號的載噪比(47.2dB)高出用戶
接收轉發站信號的載噪比(39.4dB)為7.8dB,因此以用戶接收轉發站信號的載噪比作為用戶端接收信號總的載噪比。
(四)寧夏全區MMDS主站覆蓋各點的鏈路計算(附見表1)


五、設備配置:
?。ㄒ唬┰O備配置原則
考慮到整個系統工程造價和近年來國內MMDS制造企業技術及工藝逐步成熟的因素,我們在設備選型上全部采用了國產設備。
(二)MMDS發射系統。
1、主站發射機配置為國產單頻道數模兼容發射機,每頻道功率為20W-50W,模式為8+3(即8臺模擬通道調制器和發射機加3臺數字通道調制器和發射機,數字信號調制方式為64QAM),備機統一配備1臺數模兼容寬頻帶發射機。
2、轉發站發射機使用寬帶復合信號發射方式,寬帶功放的功率為200W和100W兩種,多頻道應用時,每頻道發射功率約為1W和0.5W,考慮到各覆蓋區的實際需要,有11個轉發站采用200W寬帶發射機,2個轉發站采用100W寬帶發射機。
(三)主站前端設備(信號源)
各主站全部新建了衛星地面站,配備模擬通道的衛星接收機(無ASI碼流輸出)8臺,數字通道的衛星接收機(有ASI碼流輸出)14臺。數字前端配備編碼器2臺,復用加密加擾器(TS輸入口為8個)3臺,SI注入器1臺,工程型服務器4臺。整個數字前端包括:有條件接受系統、用戶管理系統、EPG系統(電子節目信息導航播出系統)、數據信息服務系統4部分。
?。ㄋ模㎝MDS主站頻道合成器
全部采用國產鄰頻道合成器,改造站原有進口合成器的改造也由國內廠家完成。
?。ㄎ澹㎝MDS發射天饋系統及轉發站接收系統。
1、MMDS發射天線采用國產縫隙天線。為取得較好的覆蓋效果,根據各覆蓋區實際需要,采用了9部13dB全向發射天線,4部16dB定向發射天線。天線頂端帶有避雷裝置。
2、發射機傳輸饋線采用國產BT-26橢圓軟波導,損耗0.02dB/m。
3、轉發站接收系統采用Ф1.5m到Ф2.4m拋物面接收天線,依據轉發站到主站的距離來選擇不同口徑(不同增益)的接收天線。
(六)其它設備。
1、為保證主站發射機的可靠運行,每個主站配備了捷變頻模擬調制器和數模兼容寬帶發射機各1臺。
2、在每個主站配備了10KW穩壓電源1臺和15KW發電機1臺,在每個轉發站配備了5KW穩壓電源1臺和5KW發電機1臺。
六、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ㄒ唬┩l轉發的問題
設計中考慮到同頻轉發站與主發射站間可能的反饋自激,將原規劃中的同頻轉發站全部改為異頻轉發站。項目建設過程中又考慮到異頻轉發時,相位噪聲將有所降低,并且目前同頻轉發技術有所改善,決定在5個轉發站進行同頻轉發試驗。在實際運行中發現,只有窯山轉發站(海拔2169m)信號與羅山主發射站(海拔2624m)信號(兩站相距34km)發生同頻干擾。
為防止發生同頻干擾,同時有利于降低相位噪聲,以及考慮了地形環境和建設工期的要求,經研究,對13個轉發站的轉發方式進行調整,目前運行良好。
1、佟記山、楊沙灣、窯山、大壕山、西華山、馬達子梁、風臺嘴、王洼和溝口轉發站異頻轉發主發射站信號。
2、風臺山、八岔梁和扎營墩轉發站同頻轉發主發射站信號。
(二)云霧山轉發站信號源的問題
設計中考慮到三營主站海拔較低(1555m),所以云霧山轉發站(海拔2145m)同頻轉發六盤山主站(海拔2934m)信號。實際運行中發現云霧山轉發站可以良好的接收三營主站的信號(載噪比C/N≥50dB),考慮到地形環境和運行維護管理的要求,調整云霧山轉發站異頻轉發三營主發射站信號,目前運行良好。
?。ㄈ┌l射天線方向性
因實際使用中的定向發射天線與設計中要求的定向發射天線的背向方向圖不一致,考慮到地形環境和覆蓋用戶的要求,保留窯山轉發站、馬達子梁轉發站、溝口轉發站、揚沙灣轉發站為定向轉發,扎營墩轉發站、西華山轉發站使用的定向發射天線改為全向發射天線,實際測試結果表明能夠滿足覆蓋要求。
?。ㄋ模峡谵D發站繞射損耗問題
彭陽溝口轉發站是座原有發射塔(塔高40m)的轉發站。但設計中此轉發站(接收天線30m)接收六盤山主發射站信號有6dB的繞射損耗;原鐵塔強度低,接收天線架設后,塔體擺動較大,造成接收信號不穩。經研究,更換為76m新塔,接收天線架設高度60m,現覆蓋效果良好。
?。ㄎ澹┢渌鼏栴}
對工程建設中存在的設備頻率精度、電源技術指標、發射天線安裝及個別非線性失真等問題進行了改進。
七、寧夏MMDS覆蓋網運行情況及運行模式
寧夏MMDS覆蓋網是國家廣電總局及寧夏廣電局在解決“村村通”工作上的創新,是一次在全自治區范圍內進行多套電視節目傳輸覆蓋的嘗試。目前,寧夏MMDS覆蓋網運行正常,系統穩定,發
計算條件:
Pt:單頻道輸出電平 43 dBm(20W)
Pr:轉發站接收天線輸出電平
Ld:空間損耗
D: 傳輸距離
GT:主站全向發射天線增益 13dBi
Gr:轉發站接收天線增益 28dB拋物面天線。
F:轉發器的噪聲系數 6 dB
N:基礎噪聲KTB -106.4 dBm
Lo: 發射機與轉發器之間的饋線損耗 4.7dB
C/N:載噪比 47.2dB(接收信號質量4.5分)
Pr = C/N +N+F=47.2-106.4+6=-53.2dB
Ld2 =Pt+GT +Gr-Lo- Pr = 43+13+28-4.7+53.2=132.5dBm
根據Ld=100.7+20LgD,對應轉發站距離約38km
?。ǘ㎝MDS主站直接接收用戶信號指標核算
1、以50W主站傳輸為例,在自由空間傳輸條件下,接收天線增益為22dB,用戶接收信號質量達到3.5分時,用戶距主站最大距離可達87km。
計算條件:
單頻道發射機輸出功率50W P0= 47dBm
頻道合成器插入損耗 L∑=1.5dB
饋線損耗(EW-20 116m) Lg=1.5dB
發射天線增益 GT=13dB
其他損耗 ΔL=1.5dB
接收天線增益 GR=22 dB
下變頻器噪聲系數 F=2 dB
傳輸路由衰落儲備 M =3dB
基礎噪聲 KTB N=-106.4 dBm
傳輸距離 D
自由空間傳輸損耗 (f=2.6GHz) Ld =100.7+20LgD
載噪比(接收信號質量3.5分) C/N=39.4dB
用戶接收天線輸出電平(考慮衰落儲備3dB)
Pr = C/N+N+F+M =39.4-106.4+2+3=-62dB
Ld =Pt+Gt +Gr -L∑-Lg - ΔL - Pr
=47+13+22-1.5-1.5-1.5+62
=139.5
根據Ld =100.7+20LgD,對應用戶距主站距離約87km。
2、以20W主站傳輸為例,在自由空間傳輸條件下,接收天線增益為22dB,用戶接收信號質量達到3.5分時,用戶距主站最大距離可達54km。
計算條件:
單頻道發射機輸出功率20W P0= 43dBm
頻道合成器插入損耗 L∑=1.5dB
饋線損耗(EW-20 116m) Lg=1.5dB
發射天線增益 GT=13dB
其他損耗 ΔL=1.5dB
接收天線增益 GR=22 dB
下變頻器噪聲系數 F=2 dB
傳輸路由衰落儲備 M =3dB
基礎噪聲 KTB N=-106.4 dBm
傳輸距離 D
自由空間傳輸損耗 (f=2.6GHz) Ld =100.7+20LgD
載噪比(接收信號質量3.5分) C/N=39.4dB
用戶接收天線輸出電平(考慮衰落儲備3dB)
Pr = C/N+N+F+M =39.4-106.4+2+3=-62dB
Ld =Pt+Gt +Gr -L∑-Lg - ΔL - Pr
=43+13+22-1.5-1.5-1.5+62
=135.5 dB
根據Ld =100.7+20LgD,對應用戶距主站距離約54km。
?。ㄈ㎝MDS轉發站接收用戶信號指標核算
1、每個頻道功率的確定
寬帶功放功率為200W,多頻道應用時,考慮到放大器的線性狀態,每頻道功率(Pch)的經驗公式為
Pch=200/(18-20)N
頻道數N=11,故Pch=1W,30 dBm。
2、用戶接收信號載噪比確定為39.4 dB(接收信號質量3.5分), 用戶距主站最大距離可達18km。
Pt:單頻道輸出電平30dBm
Pr:用戶接收天線輸出電平
Ld:空間損耗
D: 傳輸距離
Gr:用戶接收天線增益 22 dB/拋物面天線
F:下變頻器的噪聲系數 2dB
N:基礎噪聲KTB -106.4 dBm
GT:全向發射天線增益 13dB
Lo: 發射機與轉發器之間的饋線損耗 1.0dB
M:增益儲備 3dB
用戶接收天線輸出電平
Pr = C/N+N+F+M =39.4-106.4+2+3=-62dB
Ld =Pt+Gt +Gr-Lo-Pr
=30+13 +22-1.0+62
=126(dB)
根據Ld=100.7+20LgD,對應用戶距轉發站站距離約18km。
3、在轉發站發射功率為100W,用戶接收信號載噪比達到39.4 dB(接收信號質量3.5分) 時,用戶距轉發站站距離約13km。
4、由于轉發站接收主站信號的載噪比(47.2dB)高出用戶
接收轉發站信號的載噪比(39.4dB)為7.8dB,因此以用戶接收轉發站信號的載噪比作為用戶端接收信號總的載噪比。
(四)寧夏全區MMDS主站覆蓋各點的鏈路計算(附見表1)


五、設備配置:
?。ㄒ唬┰O備配置原則
考慮到整個系統工程造價和近年來國內MMDS制造企業技術及工藝逐步成熟的因素,我們在設備選型上全部采用了國產設備。
(二)MMDS發射系統。
1、主站發射機配置為國產單頻道數模兼容發射機,每頻道功率為20W-50W,模式為8+3(即8臺模擬通道調制器和發射機加3臺數字通道調制器和發射機,數字信號調制方式為64QAM),備機統一配備1臺數模兼容寬頻帶發射機。
2、轉發站發射機使用寬帶復合信號發射方式,寬帶功放的功率為200W和100W兩種,多頻道應用時,每頻道發射功率約為1W和0.5W,考慮到各覆蓋區的實際需要,有11個轉發站采用200W寬帶發射機,2個轉發站采用100W寬帶發射機。
(三)主站前端設備(信號源)
各主站全部新建了衛星地面站,配備模擬通道的衛星接收機(無ASI碼流輸出)8臺,數字通道的衛星接收機(有ASI碼流輸出)14臺。數字前端配備編碼器2臺,復用加密加擾器(TS輸入口為8個)3臺,SI注入器1臺,工程型服務器4臺。整個數字前端包括:有條件接受系統、用戶管理系統、EPG系統(電子節目信息導航播出系統)、數據信息服務系統4部分。
?。ㄋ模㎝MDS主站頻道合成器
全部采用國產鄰頻道合成器,改造站原有進口合成器的改造也由國內廠家完成。
?。ㄎ澹㎝MDS發射天饋系統及轉發站接收系統。
1、MMDS發射天線采用國產縫隙天線。為取得較好的覆蓋效果,根據各覆蓋區實際需要,采用了9部13dB全向發射天線,4部16dB定向發射天線。天線頂端帶有避雷裝置。
2、發射機傳輸饋線采用國產BT-26橢圓軟波導,損耗0.02dB/m。
3、轉發站接收系統采用Ф1.5m到Ф2.4m拋物面接收天線,依據轉發站到主站的距離來選擇不同口徑(不同增益)的接收天線。
(六)其它設備。
1、為保證主站發射機的可靠運行,每個主站配備了捷變頻模擬調制器和數模兼容寬帶發射機各1臺。
2、在每個主站配備了10KW穩壓電源1臺和15KW發電機1臺,在每個轉發站配備了5KW穩壓電源1臺和5KW發電機1臺。
六、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ㄒ唬┩l轉發的問題
設計中考慮到同頻轉發站與主發射站間可能的反饋自激,將原規劃中的同頻轉發站全部改為異頻轉發站。項目建設過程中又考慮到異頻轉發時,相位噪聲將有所降低,并且目前同頻轉發技術有所改善,決定在5個轉發站進行同頻轉發試驗。在實際運行中發現,只有窯山轉發站(海拔2169m)信號與羅山主發射站(海拔2624m)信號(兩站相距34km)發生同頻干擾。
為防止發生同頻干擾,同時有利于降低相位噪聲,以及考慮了地形環境和建設工期的要求,經研究,對13個轉發站的轉發方式進行調整,目前運行良好。
1、佟記山、楊沙灣、窯山、大壕山、西華山、馬達子梁、風臺嘴、王洼和溝口轉發站異頻轉發主發射站信號。
2、風臺山、八岔梁和扎營墩轉發站同頻轉發主發射站信號。
(二)云霧山轉發站信號源的問題
設計中考慮到三營主站海拔較低(1555m),所以云霧山轉發站(海拔2145m)同頻轉發六盤山主站(海拔2934m)信號。實際運行中發現云霧山轉發站可以良好的接收三營主站的信號(載噪比C/N≥50dB),考慮到地形環境和運行維護管理的要求,調整云霧山轉發站異頻轉發三營主發射站信號,目前運行良好。
?。ㄈ┌l射天線方向性
因實際使用中的定向發射天線與設計中要求的定向發射天線的背向方向圖不一致,考慮到地形環境和覆蓋用戶的要求,保留窯山轉發站、馬達子梁轉發站、溝口轉發站、揚沙灣轉發站為定向轉發,扎營墩轉發站、西華山轉發站使用的定向發射天線改為全向發射天線,實際測試結果表明能夠滿足覆蓋要求。
?。ㄋ模峡谵D發站繞射損耗問題
彭陽溝口轉發站是座原有發射塔(塔高40m)的轉發站。但設計中此轉發站(接收天線30m)接收六盤山主發射站信號有6dB的繞射損耗;原鐵塔強度低,接收天線架設后,塔體擺動較大,造成接收信號不穩。經研究,更換為76m新塔,接收天線架設高度60m,現覆蓋效果良好。
?。ㄎ澹┢渌鼏栴}
對工程建設中存在的設備頻率精度、電源技術指標、發射天線安裝及個別非線性失真等問題進行了改進。
七、寧夏MMDS覆蓋網運行情況及運行模式
寧夏MMDS覆蓋網是國家廣電總局及寧夏廣電局在解決“村村通”工作上的創新,是一次在全自治區范圍內進行多套電視節目傳輸覆蓋的嘗試。目前,寧夏MMDS覆蓋網運行正常,系統穩定,發
文章版權歸西部工控xbg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下一篇:變頻器在外圓磨床上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