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JASM於2021年成立,第一座晶圓廠(熊本一廠)于2022年4月開始興建,2024年2月正式啟用,預計於2024年底開始量產。臺積電熊本二廠計劃於2024年底開始興建,2027年底開始營運。
在《巴黎協定》提出的全球氣候目標和中國踐行“3060”戰略的背景下,工業領域承擔著落實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責任。然而,在工業領域企業向清潔能源轉型過程中,場內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部署的棄風棄光及能源出力波動性等問題,為轉型帶來了不小挑戰。為了進一步推動工業領域清潔電力轉型,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配儲將成為一種可行的途徑,不僅能夠平衡能源供需,還能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人工智能是一種強大的工具,可以為制造商提供前所未有的能力,這些功能現已通過人工智能成為現實,并幫助制造企業建立真正有彈性的運營。
2024年以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廠家入局及項目落地,鈉電儲能市場愈發火熱。截至目前,根據高工鋰電的統計數據,已有比亞迪、億緯鋰能、鵬輝能源等超過50家企業入局這一新型儲能技術。
近期AI計算平臺已經迎來新一輪升級。從NVIDIA發布Rubin GPU,到Intel發布至強6,再到AMD的銳龍和EPYC處理器,無一不在強調AI加速的重要性。
近期,韓國京畿道華城的ARICELL電池工廠發生的嚴重火災事故,不僅奪去了23條生命,更引發了全球對鋰電行業安全的高度關注。這起事件凸顯了鋰電池作為“白色石油”在智能電網、手機和電動車時代的重要性,同時也暴露了電池制造強國韓國在消防安全管理上的漏洞。
煉鋼是將生鐵和其它原材料加熱到高溫,然后進行溶解、還原和碳化等化學反應,以產生高質量的鋼材。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氣來與爐內的燃料(如焦炭)進行反應,因此純氧制造機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全球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恩智浦半導體公司,作為行業的領軍企業,正在積極擁抱這一新時代的變革。恩智浦全球資深副總裁、大中華區主席李廷偉分享了公司在汽車行業新趨勢下的最新進展和戰略思考。
西部工控與西安市電梯協會展開了一場意義非凡的深度對話,雙方圍繞電梯行業的技術創新、安全升級、綠色節能以及市場拓展等多個維度,共商合作大計,旨在攜手推動行業向更高質量發展邁進。
在全球能源轉型和電力系統升級的大背景下,儲能技術的發展已成為推動能源革命的關鍵力量。隨著全球新增儲能裝機量預計在2028年達到TWh級別,儲能技術的規模化應用正成為現實。
作為氫能技術和燃料電池行業的先行者,美、日、韓一度激進開局,率先出臺氫能和燃料電池發展戰略,依托政府強勢補貼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和加氫站建設,成為全球氫能行業發展的風向標。
報道稱,鎧俠于6月份將位于三重縣四日市和巖手縣北上市的兩座NAND工廠的生產線開工率提高至100%。而隨著業務好轉,債權銀行已同意為6月份到期的5,400億日元(34.3億美元)貸款進行再融資。他們還將設立總額為2,100億日元的新信貸額度。
2024全國薄煤層智能開采經驗交流現場會在鄒城市召開,本次交流會由山東能源承辦。新風光作為山東能源旗下科創板上市企業,攜帶公司“防爆電”產品來到了交流會現場,分享助力智慧礦山建設的最新科研成果。
最近的中國車市,抱怨聲不小。 大家的矛頭,紛紛直指今年還在以極快速度繼續綻放的新能源車。前有車企大佬叫苦連連,呼吁所謂的“油電同權”;后有媒體老師口出金句,抨擊某些插混產品“油箱”比燃油車還要夸張。
人機界面(HMI)是使用戶能夠與機器、系統和設備進行交互的技術。人機界面既包括簡單的按鈕和開關,也包括復雜的觸摸屏幕和語音識別。
近日,臺積電在嘉義科學園區新建的第一座CoWoS廠突然暫停施工,原因是6月初工地發現疑似文物遺跡。臺積電方表示,P1廠暫時停工,同時啟動P2廠工程先行建設。另外,近期行業消息顯示,臺積電擬調漲先進制程和先進封裝報價。